助力鄉村振興 / 促進“三農”發展

Agricultural investment

把解決相對貧困納入鄉村振興戰略——三論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

來源:農民日報 日期:2020.09.03 閱讀:7581

歷史的齒輪總是環環緊扣永向前,改革的步履卻是一山放過一山攔。脫貧攻堅收官在即,緩解相對貧困又將作為新的時代命題橫亙眼前。早在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,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“相對貧困、相對落后、相對差距將長期存在”的警示;臨近交匯,總書記更是明確強調,“要針對主要矛盾的變化,理清工作思路,推動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,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,建立長短結合、標本兼治的體制機制?!边@為我們找準“后脫貧”時代工作定位、推動減貧戰略精確轉向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,必須堅決貫徹落實,加快構建相對貧困治理長效機制,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勠力向前。

消除絕對貧困,是彪炳人類史冊的偉大壯舉,但這絕不意味著貧困現象已終結。只要仍處于物質和精神財富沒有極大滿足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,只要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現象依然存在,相對貧困就難以避免,脫貧工作也就不能鳴鑼收兵。相對貧困治理所要解決的不只是基本生存問題,更是發展問題以及發展成果的共享問題,因此,與絕對貧困的攻堅戰相比,相對貧困的持久戰任務更重、時間更長、挑戰更大,不僅要持續解決收入上的相對貧困,還要著力解決多維的相對貧困;不僅要盡力減少相對貧困人口,還要努力縮小貧富差距。目標任務面臨提檔升級,戰術打法更需與時俱進。以往攻堅戰中所向披靡的高動員高投入高壓力的打法套路,亟待轉換為適應持久戰要求的常態化常規化常效化的戰術體系。凡此種種,足見減貧戰場面臨的這個新對手更為棘手,容不得半點輕視怠慢。

對手強勁若此,可否迂回繞過?答案無疑是此路不通。解決相對貧困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,更是化解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舉措,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優勢的持續體現。如不能有效解決相對貧困,精準脫貧和全面小康的成果無法鞏固擴大,共同富裕的愿景目標也會終成鏡花水月。唯有真重視、真投入、真想辦法,把解決相對貧困統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,著力構建長效機制,不斷提升相對貧困治理的能力和水平,方能標本兼治,斬敵于前。

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“三農”工作總抓手,是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治本之策,將相對貧困治理納入鄉村振興戰略,是順應國情時勢、適應減貧規律的一項科學決策和必然抉擇。要在有效借鑒精準扶貧時期經驗的基礎上,給相對貧困這個新對手精準畫像,因應定策,對癥下藥,讓發展落后地區和相對貧困群體踏著鄉村振興的大潮迎頭趕上“前浪”,奔向共同富裕。

解決相對貧困,要明確“扶持誰”。相對貧困是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之后必然面臨的問題,一端是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絕對貧困人口的消除,另一端卻是生活水平差距拉大和相對貧困人口增加,即從發展不足轉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。明確什么是相對貧困,以及有哪些人處于相對貧困狀態,是構建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前提。要廣泛借鑒國際經驗,結合發展實際,建立動態化的相對貧困群體監測機制,為采取有針對性的減貧措施奠定堅實基礎。

解決相對貧困,要弄清“扶什么”。相對貧困治理,不僅要看貧困對象是否物質匱乏,還要看他在思想文化、精神意志、發展能力等方面是否存在明顯短板。一方面要高效賦能,通過狠抓產業發展,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,持續鼓起相對貧困人口的錢袋子;另一方面要持續兜底,加大社會改革力度,堅持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,促進教育、醫療衛生、就業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,不斷提升相對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。

解決相對貧困,要參透“怎么扶”。相對貧困治理是一個長期的、復雜的系統工程,必須在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制度框架下,充分堅持發揮黨總攬全局、協調各方的作用。要繼續依靠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,瞄準相對貧困的產生原因、類型及特點,優化創設新的扶貧架構,持續建強基層黨組織,充分調動廣大群眾的積極性、主動性和創造性,激發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口內生動力。

斗罷貧魔成大道,心向振興再出發。打贏脫貧攻堅戰,只是萬里長征第一步,把相對貧困問題納入鄉村振興戰略同步推進解決,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更遠大的藍圖,唯有拿出更大的決心、更實的舉措,擎起歷史接力棒,擔起治貧新使命,才能奮力書寫中國減貧事業的新篇章!


直接观看黄网站免费视频,激情一级aaⅴ片久久影院,久青草国产在线视频97,手机看片1024免费毛片基地